微注塑网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4|回复: 0

年轻人不进工厂都去哪里了?

[复制链接]

844

主题

845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贡献值
17520
精华
0
微币
0
发表于 2018-3-6 22: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合.png - ^% `8 t# k' k, |/ o

& |% W. t6 G4 T# f0 Y3 g 微信图片_20180306221437.jpg * ]7 f- j& X& L! X5 D
3 m# y" z0 b2 }: Y0 X2 ^- }* w
01
, a: v5 L- Y* W- \4 M年后招工难
" T2 q. J2 B8 D' Q
2 w! R3 _! V' [! i  F! N& ]每年过完年,都会有报道,说什么企业招工难。: S5 H1 f6 J" [- I; O( b4 L* q
, ?. A! J" D. ^+ }& |5 L" a7 _
尤其是沿海制造业基地,最近这十来年,没一年不吵不闹的:老子招不到人!
1 Q( y* I6 L8 V) C3 A: z' ^1 h" \( n. f
想想2008年前,那时候的70后们要想进个像样子的工厂,还得托熟人,请客送礼之类的,跟孙子似的。4 ?/ K+ U" N" h9 ^2 Q% ]8 X9 k9 ]

2 r3 w0 X2 S" v1 M; i现在呢?反过来了,没有年轻人再想进工厂当工人了,老板们也牛不起来了,舔着脸好话说尽,连哄带骗的,招人也难。$ q5 L4 ?( C- K  h. h
& v3 Z/ _5 M3 ?$ I
以前沿海城市的市区居民90%的人都是工人子弟,但是这些人已经彻底不做工人了,郊区的年轻人也鄙视做工人,就算再没有门路,那也得在工厂找个清闲的管理职位,三心二意的混日子。
$ Y8 o) ~! `6 u
# d2 O( K8 W: g一大批中小制造业如今世道不好,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是因为有一批60后、70后的农民工在支撑,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不敢歇,也不敢闹,他们拼命干活的动力是子女绝不再进厂当工人,能够改变家族命运。
1 N/ Q1 [1 _6 Y3 w$ W2 e
  K( R0 X+ \9 M% [- X如果再过十年,等这帮人退休,或者干不动了,制造业的车间里就真找不到工人了。( p, C. t: n- H1 ~3 Y2 I0 Q; M: E
6 \- S# g/ ]/ O+ y0 c
现在的80后、90后,进厂打工主要是找对象谈恋爱,顺便长点见识,对于学习专业、钻研技术,根本不感兴趣。( B! K  j$ M! z. Q7 y
5 |' w- B- W, L/ A+ l& }( s9 a" g! D
这批人已经毫无机会,失去理想,带有绝望,未富先废。  {  G& k: i' _2 r3 q
4 D9 g9 f6 @6 V+ E& l( k/ O8 r
02
" {; l# n7 ?% v; n( a$ D农民工去了哪里?
4 ?4 e! |+ G, @6 `: `  m  T
, p3 r$ U- c" I: t7 h5 U4 z" U现在的城市子弟们靠着父辈的积累,基本上都完成了转型,根本不可能去工厂上班,那是他们看不上的地方。. u+ K* V/ g& J4 M' P

; k/ L5 {6 t3 u+ ~干什么不好呢?干什么都比当工人舒服还挣钱多,这是他们一致的看法。计划经济年代当工人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了。
9 l$ c! j7 k1 `: ]1 s( X6 v
6 B2 I" M1 B2 Y" [5 y: F" B* [所以工厂里都是农民工,而农民工越来越少,工资水平也越来越高,其它成本也是年年看涨,最后产品就毫无价格竞争力了。* f- u, {# S7 V) T- [4 U

. ?3 ^# \1 |! f3 k4 }更可怕的是社会上的观念,完全变了,对于工人,没有正眼相看的。9 h! o: n* M. O- d+ R7 ^9 F
/ @" {4 H1 ?/ D  A# {" s- E* G
要是哪个男孩子说自己在厂里上班,就是农民工的女儿也会鄙视他。这种舆论环境下,这些制造业还怎么玩,真的玩不下去了。
, l# _" g) B, j" I, L; z
' w  t, ]; a, |3 T那么农民工哪儿去了?% {9 ^" b) N; e  V, z) Z: |. `2 e
4 Y* T6 P/ Q9 K$ o4 l
主要成了“农二代大学生”。他们毕业后在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晃荡,怀揣希望,但是毫无希望。
! ]4 w+ _4 b+ I! B- N& _6 P9 R: d% z
希望在歌声里,在诗里以及所谓的远方,听着听着也麻木了,也佛系了。
2 V- \* l9 J6 n) c0 L
% q3 ^! c: I( g0 M2 U9 [9 ?他们的职业最多的是房屋中介、各类销售员之类的,年纪超过30岁就难办了。这也是中国经济的困难之处。
; M! t4 W4 b0 g4 T" M
" V" [9 ~  U/ m5 k7 W, G" T5 k. c) t我曾经在珠三角一家传统制造业工厂考察,车间内的操作工,年轻人很少,最小也是30岁。: r7 u. Z$ s2 Q) n% v) W
. {5 y+ F  A+ q9 a
倒是在管理区,财务、人事、销售等,都是年轻人,因为这些工作相对而言,还算体面点。
/ \/ y( O$ w9 d4 m
& }7 {& q3 \2 Z8 O& C# }5 p( s2 L因为农二代也是大学毕业,他们的父母绝对不会让子女去车间上班了,他们自己也会觉得,那个地方真没前途。" I$ B9 ?. |* H# B, ?

; N6 y5 D* I  j2 q9 l$ @8 W, x十年后,工厂要是关停,如果不出现意外,这些30多岁的农二代大学生大吵大闹一番后,会大批失业。' j9 p, N& v3 B  n5 p& z/ M% {: K

/ i9 F; M6 D3 a& a03
; A( U% {! x9 \, H, o4 B考证和自己玩
4 [" ~5 r; I! u/ ], {/ U& d; `
/ V, _, {5 N& _- \曾和某熟人聊天,他说他村子里好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有一年到头都不上班的,就窝在家里考证,各种各类的职业资格证,忙个不亦乐乎。
/ v, W4 p- r6 a0 X1 D( w
6 _( s3 r( O) [+ t# `+ i8 d8 [% a还有的干脆是自己当个体户,送货跑运输,甚至玩自媒体的。硬是没有一个是进厂当工人的。
  ^/ G5 I) S' m4 D
5 k# g% S  W! `. c+ L) t这样下去,中小制造业还有未来吗?
/ n9 E6 \: k) K0 ^" {6 ~5 e4 r: S3 D0 `
/ G7 x7 K8 Z# i! O从用人角度看,管理员和操作工,中国1:8是合理的,德国约1:4。但中国大学生录取率超70%,算上存量劳动力,也是严重结构失衡,大学生太多,怎么消化呢?" W, T0 R" d( q% K9 n1 \

8 B7 ?0 W3 ~: \2 c4 D一旦楼市偏冷,大批中介和各相关配套的个体户马上就失业。到时这些农二代大学生们进退失据,会大面积失业,这是隐忧所在。, g* x2 a! F( \# \$ e2 P
5 W1 h3 k! N1 @
制造业工厂需要大量理科生,但是现在企业利润薄,导致大量优秀学生选择从事金融、法律、中介等服务行业,表示绝不进厂。
5 o) K. ^, H0 F# v& b" s8 R
# n$ o2 n& Y7 {  p1 Z/ C4 X0 c4 |这些人从生产领域进到分配领域,导致生产行业人员素质越来越低。
9 P! ]+ i* x1 I" [' d8 A4 |/ A- ^% T
" e8 @" y* t" R; x8 r( x不要相信什么高科技研发(光伏),说穿了就是买套进口高科技机器。你看看“机床加工中心”,基本是意大利、德国的。只要有一点儿波折,企业就垮。
. A# S. f2 B' k3 K
- D: t/ V; P# u: F普通员工最希望把企业的利润,年底全部分掉,房价这么高,分钱最实惠。他们不喜欢把利润留出来搞研发,搞积累。企业垮了,反正明年换一家就是了。
3 ]7 E( k" P+ {! z
* |3 n  ]$ A- K8 p大大小小的老板们何尝不是这种心态?辛辛苦苦挣点钱容易吗?还不如拿着钱去搞搞金融和房地产得了!
- |& G0 A3 P0 q6 a( ]  H+ L& r& O. [+ {, z1 X6 v
但是,站在更高的宏观经济上看,这样做的结果是,满大街都是乱窜的失业者。7 H& e# C" _/ @8 e$ f5 A
) P1 @$ d& M5 k' e% i* s7 A
04
  _% ~; S& j' o( {0 s1 D( B用工荒的真相( a9 ~9 p9 t5 G9 w( g
' |, r& s  M9 H
所谓的用工荒是企业和年轻人的双输。  J1 Y' H! L% A* I8 k* |- M: k

! }7 n: K8 ]6 z/ t7 T. z目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供需不匹配,大量的年轻人没有技能,但因为生活成本高,也得要高工资;成本高昂的企业无力支付,双方僵持。
: f. `& \: L3 l% q. M& A. s- I
# A' m0 |' k5 _! @年轻人,骑驴找马,随时跳槽;企业面对大量的生手,前期培训费用打水漂。其实大学生也活得差,企业也活得差,双输。
7 N- l. ~9 X  o0 l" Q9 y; k' U4 O; _5 f4 n: w' D; ^  g! \5 b
企业只想要熟练农民工,不要大学生,嫌他们娇气还事多,有脑子的人不好管不是?
) I* H% ~' z! |9 `! \) z& j8 ]$ r* v' N; q
现在一个企业只是招聘10人,却写招聘100人,原因是想多挑挑,但实际上工资开得低;而农民工被某些唱高调的新闻误导,对工资抱有太高期望。& l' t0 F% q2 c
; c6 F* C4 K3 N7 S0 K. J
于是一方面企业找不到人,一方面农民工找不到活。企业和工人僵持,却被人报道和解读为用工荒。
* E! A! C+ P1 ], Z" C% Y
7 K1 ?. y! V6 e4 @, ~3 Z所以,用工荒的真相是缺少:熟练工和苦工种。# t, G) b9 Z9 ^3 _; v4 b
0 w/ Z: U4 `0 \$ H
一是中国毁掉了“技校”,德国75%的中学生是去了技校,中国90%的中学生是去了大学(主要是文科)。4 l  T  _1 W8 `
% E5 q% L) {" m3 {+ O' \& Q# }
以前技校毕业去工厂,现在进高校为了赚钱,活生生把人关了三四年,培养了一批酸秀才。剩下的歪瓜裂枣,越来越不会干活,还眼高手低,一般工作不想干,真要技术的工作干不了,企业根本不敢要。0 N4 R  D% {  R0 E

9 W3 f9 K  ]6 H" Q, H做坏一批产品,损失远远大于节约的工资,熟练工培养周期太慢,所以出现抢工人。说白了,工人很多,但是有点儿技术的不多,企业没法用。
: |" `. U! z1 U* w3 b) x- N1 K) Q$ N  j6 j* I5 ]( G5 V
我曾观察了一个企业,普通制造业,企业员工除了老板一家全部是大学生,其他都是中学毕业,日常电脑管理做得也很好。$ s  Y8 q7 n+ @, o
7 z1 r. C; \4 U
该企业前几年也招聘了几个大学生做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但是他们上班就是拿着“考公务员”或者“英语六级”书复习,和农民工无法交流,工作马马虎虎,抱怨一大堆,确实没办法使用。4 n  P' ?, p# G& U# ]1 W9 l1 \
1 ^5 g; H9 ~/ ?
二是苦工种,如搬运,年轻人不想干,中老年干不动。我认识一个搞装修的小包工,在某一线城市苦干十五年,为儿子买了房买了车。) u' y2 h4 N$ l7 ?" i0 y/ k! f# Z

/ x* A$ A8 X7 q% |* @- q儿子现在某小公司混,月薪不到4000元。装修工月入8000元很正常,但吃住太艰苦了,儿子果断拒绝。
4 y& }, t& v( M6 V! Q2 z/ `9 b0 J+ _6 o  p4 K, T
05& @5 |; j9 ~# `$ y: f
90后们的好日子/ Q$ S; {; R9 ~% F* W7 l

$ B4 I5 E) D* u' j0 \; s90后的农村员工,绝大多数是喝可乐、吃麦当劳长大的,刚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就遇到新《劳动合同法》的强力保护,根本不关心企业的难处。6 \! [3 _4 V% T, a, g/ m

2 [4 u9 @' O  l/ o' L" {- O$ A90后员工只会和老板儿子比生活待遇,然后产生怨恨心态。这个状态,很难维持多久的。我们国家的经济,必将迎来一次考验。
: Q! Z) T* `+ w7 a6 J9 N, T3 R1 N; J& b+ W: v) f, k4 Z
很多企业招聘给出了4000~7000元的工资,其实是“计件,不交社保”,新手根本拿不到这些。
; M! ^. E/ T: \  }7 \& `0 w! |* M& `; A+ Z: X4 O
今后机器会慢慢取代一部分人力。有个朋友,买了一台机器10万元左右,取代了两个熟练工,效率大增,原来要一天,现在半个小时。
% [4 G) q# Y( Z/ H+ `  v, n2 z
* i# v; @' v/ Q3 b/ O8 O- @机器不需要缴纳社保,也不需要“辞退赔偿”。当然,大部分工种还是要人力完成。2 G; G' ~; P9 j; v- L% }% a% D+ }) v

1 v% u3 e- p' J但这里少用一个人,那里就会多出一个劳动力,总体还是有用的。
! A) Q' W3 c: S1 r5 `( R& v: I# U- [2 U  \2 \4 k# b
劳动关系不稳定,员工大流动,熟悉本企业特定岗位的工人越来越少,所以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率企业就是个笑话。
8 h. \( S, }1 E5 c+ Z' e6 S/ c2 W  A/ P3 Z% U1 T$ Y
但企业负担太重,产能过剩,也无力提供高福利,恶性循环。
+ F9 ^$ V* l1 t
7 A# w& v* A- o' X9 |9 k$ k结果是绝大多数制造业在低水平竞争,你花三年的高成本培养工人,会一夜之间全部辞职。; H/ w  ?/ S% b/ @# t) a* p
4 v6 ^" J+ o1 P) }1 T7 ]7 c9 r
对制造业而言,财政、老板、工人,这三方是不会同时达到满意的。
6 L% p# C; F6 B1 H0 j6 Z. [: q' P! s, }3 d- e8 i
中国制造业利润薄,就业人数多,还在初级阶段,在没有进入高科技打遍天下的水平前,“财政,老板,员工”,不可能同时乐呵呵。
/ S, U5 G/ o; B
3 E7 n# `0 z# a0 P+ u. ?0 x现在情况是:财政满意,员工满意,小老板不容乐观了。中间掉链子的后果就是,就业压力跳过企业,直接到了各地方。
6 L1 l5 [9 n. ]4 w$ `3 _9 z, P# X) a% U( I$ N% d
要为中小企业减负,优化民企经营环境,怎么搞?其实大家心知肚明,那样才是90后们好日子的开始。
# l6 ?9 ?! r1 p  F& Q' T0 B, I( A  G" y7 X
最后,认知要升级,思考要深度,那就从读书开始吧。
& r% B; x( V% M5 K! G7 ^+ o
: m2 L6 w+ Y$ k$ e( c6 X6 Y* l——还没找到组织?
( X; g' `& ]  w( k微注塑微信群是中国最大的注塑微信群组, 赶快加入和小伙伴们聊聊吧!加群方法:先加微注塑小编为好友(微信号 6683014 陈丽军),发送消息“进群”
' v6 r  C  d/ d5 X* `. g/ L
& Y4 ?9 C6 c4 E0 M
# |% E) j& w) l3 F2 Z8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微注塑网站 ( 苏ICP备15000132号 )

GMT+8, 2024-6-18 20:47 , Processed in 0.07726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