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好 发表于 2019-12-15 21:53:43

【原创】注塑行业,如何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华丽转身

在上一篇文章《注塑成型行业,从技术员同到年薪数十万的专家是如何实现的》一文中,我们提及注塑成型的技术人员有两条职业发展通道:分别是技术路线和技术管理路线。现将技术管理路线重新贴在下面:

技术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之二【技术管理路线】:

入门技术员——资深技术员——班组长——部门主管——副经理【副课长or课长】——经理【部长】——总监【HOD】——副总【VP】。

在上一篇中,我们谈及,技术员的技术路线职业通道,是用不断跳槽的形式来实现技术能力升级的。但是,针对技术员的技术管理发展路线而言,恰恰与其相反,是用数年如一日地坚守阵地来实现的。

从技术到管理,最初的晋升一定是高度依赖技术能力的,这种晋升过程具体表现为:搞定一些重点难点项目,成为注塑车间现场的“救火大队长”。时间长了,很自然就成为了车间的技术骨干,这就是技术员成为管理者的第一步。

事实上,很多车间技术员都能顺利地实现这一步晋升,因为这种技术能力只需要建立在对车间产品高度熟悉的基础上即可实现提升,进而导致晋升。

但是,在现实职场中,我们能看到很多人实现了班组管理岗,甚至是主管管理岗晋升之后就止步不前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事人没明白一点:当我们已经晋升至主管层面之后,影响着此后职业发展的要因,已经不再是技术能力,而是各方面的综合实力。

这种综合实力表现但不仅限于下述几点:

① 必要的学历支撑。

在职场上,一旦没有学历支撑,即便走上了管理岗,也很容易为此自卑。

现在解决这个问也很容易,诸如远程教育,成人高考等形式均可实现学历升级,顺便也完成一次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学习与储备。

② 沟通能力。

技术出身的基层管理者在沟通方面往往都非常薄弱,尤其是在自己所擅长的技术领域内,总有一手遮天的想法,难以容纳不同意见,更见不得自己的技术意见被否定。

所以,从这一视角来看,技术出身的基层管理者,想要在管理这条路上走远,势必放下技术方面的“偏激”、“一条道到天黑”、“一根筋“这类思维模式。

技术出身的管理者,曾经依赖“一根筋“这种做事手法,取得了技术方面的积累和进步,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这些东西都可以全盘照搬到管理岗上来。

此外,技术人员在沟通方面还有一大“职业通病“:会干,不会说;能干,不能写。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基层管理岗上有大把的演说机会,书面报告机会,充分运用这些机会,大量练习,很容易就能将“沟通”这一块短板给补上。

③ 抓重点的能力。

注塑成型行业的基层管理岗位,永远都是最忙碌的管理岗之一:作业人员协调、机台、原材料、作业工序、样品、成型工艺、包装物、计划、开机、换模、停机、洗螺杆、不良率、基准产品、计划达成率、损耗、退货、客诉……每天都被这些问题所包围……

总结起来就三点:繁琐、救火、忙。

这一特点也就导致了我们就职于基层管理岗时,通常都是被事情所推着走的,常常很难有自己明确的工作纲领与思路,基本上就是以应急救火为主。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救火是必须的,但是一定不能是长期的。一旦形成了“被事情推着走”的工作习惯,那么我们就陷入了煮青蛙的那一锅温水之中了。

在一段时间的应急式工作之后,我们应该熟悉了岗位上的所有职责和工作重点所在,在这种背景之下,务必冷静思考,伸出手来抓主要矛盾,抓瓶颈,抓重点,并形成切实可行的短期、中期、长期工作改善计划。

能走到这一步了,那么我们很自然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剩下的事情无非就是:做好准备,守着机会,抓住机遇,轻轻松松谋求进一步的晋升。

④ 为人处事的能力。

如果有社交障碍,畏惧与各方沟通协调,那么趁早放弃管理这条路,踏踏实实留在基层岗位,或者是调整方向,走技术发展路线。

成熟的管理者不仅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使其处于平稳状态,而且还能平静地、自由地、毫无压力地自由出入于各种人群之中,这种能力就是为人处事的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与训练的结果,具体而言就是煽动能力,说服能力,表达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的综合体现。

这些能力不仅需要我们对行业,对专业有较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更需要我们需要有较为深厚的各方面知识储备,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以上四项都抵达一定高度之后,从基层主管晋升至高级管理岗的道路通常就没有那么曲折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意犹未尽?想和其他小伙伴讨论一下本文?
微注塑是中国最大的注塑社群, 欢迎加入!加群方法:长按添加下方二维码,发送消息“进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注塑行业,如何实现从技术到管理的华丽转身